10月30日,环球汽车集团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,量利承压是环球本年的主基调。财报显现,环球集团全球第三季度销量同比下降7.1%至217.6万辆,同期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9.8%至18.9万辆。

#环球汽车的“决定性时间”#
值得防卫的是,第三季度的事迹累赘了环球本年前三季度的收货单。本年第三季度,环球汽车集团净利润同比下降63.8%至15.7亿欧元,其买卖利润同比下降41.7%,降至28.6亿欧元。适度2024年9月底,环球汽车部门的净现款流为33亿欧元,同比下降32.7%。
本年前三季度,环球汽车集团终了营收2372.79亿欧元,同比增长0.9%;买卖利润129.07亿欧元,同比减少20.5%。
事实上,自本年4月以来,环球汽车的全球月销量均全球同比下滑。同期,2024年环球汽车每个季度的买卖利润均同比下滑。
环球降本眉睫之内,而奈何现实本钱缩减见地却成了难题。环球汽车集团CEO奥博穆(OliverBlume)示意,在德国的运营本钱是影响环球汽车集团竞争力的主要累赘身分,因此必须大幅缩小在德国的本钱。
以上决定波及德国至少三家工场的关闭,数万名职工的裁减,这使得环球职工发起了强烈的抗议,以至连德国总理朔尔茨也介入该事件,指出环球汽车改良曩昔的罪状不应以浪漫劳能源为代价,命令保留和保险处事。

事实上,环球汽车的裁人不仅是在德国,本年9月环球汽车就在中国进行了裁人。
从德国到中国,不管从销量、裁人,照旧高管丑闻的公论风云来看,环球汽车的隆冬已至。环球汽方面也示意:“公司正处于历史上的决定性时间”。
#环球纯电销量不如比亚迪的零头#
在“公司正处于历史上的决定性时间”之前,奥博穆在沃尔夫斯堡总部举行职工大会上示意,“不再有来自中国的支票了”。
此前的三个月内,环球汽车发布了两次利润告诫。欧洲市集需求疲软、中国市集利润大幅下降,以及电动汽车转型勤劳,清闲了其盈利智力。
其中,最值得防卫的是,环球汽车在华转型的碰壁,中国汽车市集新能源渗入率正在猛增,以至还是卓绝燃油车,成为更多破钞者的选用。但环球汽车在这一界限的策略测度打算显得迟缓,导致其在关键市集失去竞争上风。

尽管环球汽车在中国地区第三季度纯电汽车销量达到5.75万辆,同比增长5.2%,本年前三季度,环球汽车在中国纯电汽车销量为14.8万辆,同比增长26.5%。但与自主品牌比较仍存在一定差距,本年前三个季度比亚迪纯电销量为135.92万辆,环球汽车皆莫得达到比亚迪的销量零头,这也标明了在新期间,中国汽车品牌与外洋汽车品牌之间还是攻守互换。
11月4日,环球汽车集团(中国)CEO贝瑞德作出了回复。贝瑞德示意:“2024年和2025年是集团转型关键期,天然濒临艰难和挑战,但已作念好充分准备。”
贝瑞德指出,环球汽车从旧年就对市集环境作念出预判,电动汽车订价激进、竞争强烈的现象仍将握续,并决定优先意思盈利智力,而非不计代价地追求市集份额。当今,能从电动汽车业务盈利是荒谬艰难的,咱们要积极优化本钱结构,确保集团即便在最严峻的竞争场面下仍能保握盈利。
据了解,自2026年起,环球汽车集团的降本、转型策略将得回奏效,展望推出4款与(丨)尺寸邻近的车型,售价约合2万欧元。此外,环球将与小鹏汽车相助建造两款B级车型,奥迪与上汽集团正研发三款智能电动车型。到2027年,环球汽车集团将在中国市集推出40款全新车型,其中20款为新能源车型(包含纯电和混动车型)。

#保时捷也跌下神坛#
分品牌来看环球汽车的危局,旗下的环球品牌乘用车、奥迪和保时捷莫得谁能独善其身,前三季度全球销量皆出现了下滑,跌幅别离为2.5%、10.9%和6.9%。
曾最引认为傲的高端系列,上风也不复存在。本年以来,保时捷在中国水逆握住,被经销商集体“逼宫”、荒诞打折、股价暴跌、里面漂泊,体面全无。
近日,更有媒体报谈称,某深圳经销商对保时捷车型大幅降价,其中2024款Macan2.0T的裸车报价最低可达35.8万元,而这款车型的厂商指引价是57.80万元,仅是官方售价的六折。
一时之间,“保时捷售价跌破40万”的话题冲上了热搜。在本年上半年,保时捷部分地区的经销商就对初学车型Macan和纯电动轿跑现实了大幅度降价促销作为。

但降价并莫得援手保时捷的销量,本年前三季度,保时捷全球销量22.6万辆,同比下降7%,其中中国市集仅孝顺了4.3万辆,同比大跌29%,是保时捷本年跌幅最大的单一市集。
保时捷方面示意,全球市集委用量下滑主若是由于居品供应有限,中国市集委用量的下降,是由于中国市集握续急切,以及保时捷严防价值导向的销售策略。
音在弦外是在华销量下降是中国市集大环境不好,而保时捷把防守品牌作风放在紧要位置。不丢丑出,保时捷面对逆境,照旧很难透顶放下排场,去相合还是更正了的中国市集。
但在业内东谈主士看来,保时捷在中国销量大跌的原因完满不仅仅环境不好这样简便。一方面,是国产高端新能源居品的崛起,霸占了一部分保时捷的市集份额,比亚迪、蔚来、极氪、问界等品牌无间拿出、、极氪001FR、等准百万级别车型,剑指保时捷中枢界限。
另一方面,是保时捷在电动化转型方面相对滞后,推出的纯电车型如Taycan和MacanEV在市集上并未能提供较强的增长后劲。此外,保时捷的电动车型与同等价位的国产新能源车型比较,上风并不赫然,尤其是在续航里程和价钱方面。

在走量的初学级别,蔚来、理思、小鹏,小米,也皆以不同的上风,霸占了纯电Macan的市集,而它们的价钱却愈加低廉。本年爆火的,更所以21.59万元的售价对标保时捷TaycanTurbo,贪图勃勃。
最近,小米发布会,又一次把保时捷摆在明面上对标。此前的小米SU7不错说是“碰瓷”了保时捷的遐想,在价钱和性价比上凯旋拿下一众破钞者,这一次SU7Ultra发布,再次对标保时捷TaycanTurbo,况兼在保时捷最引认为傲的速率上打败了它,SU7Ultra成为纽北最速四门车。
这一次,保时捷的排场里子皆保不住了。

弗成否定,近两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集发展太快,自主品牌车企弯谈超车,破钞者不再盲目珍贵外资品牌,对居品力有着更为感性的判断,也趁势清闲了豪华品牌的信仰,使其失去溢价智力。
不错确定的是,面对此等困局,环球的事迹大幅下降、保时捷的跌落神坛约略仅仅个初始,逐步地这种怯怯与压迫感约略会彭胀至所有外资车企。【iDailycar】